麦子金黄,稻谷飘香,正值秋收好时节。今天,是第6个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,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,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;四川提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“天府粮仓”。你知道吗?从粮种,到良种,四川农业大学——这个最有“种”的大学之一,让梦想与期盼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、开花结果的背后,有着怎样的故事?
——“稻”花香里说丰年
在四川农业大学校史展览馆,赫然陈列着一张1945年10月8日重庆《新华日报》社论《感谢四川人民》,社论中特别提到:“粮食是抗战中主要的物质条件之一,而四川供给的粮食,征粮购粮借粮总额在八千万石以上,历年来四川贡献于抗战的粮食占全国征粮总额的三分之一。”在这份抗战粮食贡献成绩单的背后,不得不提到一个名字——四川农学院首任院长杨开渠。
1935年秋,杨开渠到四川任教。一到四川,见那一弯一坝的冬水田没有利用,他觉得实在可惜。于是,开发利用成千上万亩冬水田,提高稻谷产量成了他的第一个研究课题。经过一番调查分析,杨开渠提出了改革稻田耕作制度,试验种植双季稻和早稻的建议,并发表了《民族复兴最后根据地:四川省目前的稻作增收计划书》。该文一经发表,当时的四川省政府高度重视。主持四川稻麦改进所的负责人杨允奎也为其卓见共鸣和折服。“二杨”合作,开办稻作试验场,进行水稻品种试种。尽管四川遭遇连续干旱,但稻种得以明显改良,并得到大面积推广。
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,国内粮食产量锐减,进口粮食的渠道被切断,杨开渠在《稻作增收计划书》中所制定的中长期增产计划也因抗战形势紧迫而无法实现。秋分后,四川秋雨连绵,且多大雾天气,海拔较低,光照相对不足,田里的水稻收割后,只能等待下一个春天再播种。双季稻研究受阻,杨开渠心中十分焦急,他常常来到田里,眼前除了稻桩,只有偶尔横行而过的地鼠和蚂蚱。但,不甘心的杨开渠没有放弃,他知道“有田就有希望”。
1937年9月的一天,杨开渠再次来到田边驻足思考,突然,他发现稻桩上有新苗冒出。那抹绿意如同一束光,照进了杨开渠心里:在适宜的水分、养分和温度、光照等环境条件下,头季稻收割后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重新发苗,萌发再生蘖,进而抽穗成熟。当年10月,杨开渠正式提出紧急增产计划——再生稻种植。据统计,1941年到1945年,再生稻在四川推广50余万亩,产量达3000余万斤,而杨开渠也因此被农业史学界誉为世界上最早系统研究再生稻,并且研究最全面、最深入的科学家。此外,他还先后选育出了“川大洋尖”“川大白节子”“川大白脚粘”等水稻良种,推广后增产明显。
1962年,毕业于四川大学农艺系的李实蕡第一次踏上非洲马里的土地。针对当地“杂草除不尽、除了又再生”的情况,李实蕡提出了一种新的农作方法——先用铧犁翻田,曝晒一段时间,让杂草的藤蔓失水增加韧性,再用水淹田,用钝耙捞藤蔓。这一简单的措施,让马里的水稻喜获丰收。当时,正巧周恩来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马里,马里总统特意邀请李实蕡专程陪伴。在中国领导人面前,马里总统高度评价了李实蕡等中国专家做出的巨大贡献,并深表感谢。
在非洲期间,李实蕡还有意外的收获:他带回了一株“鹤立鸡群”的水稻。1964年冬,李实蕡圆满完成援外任务回国,被任命为川农大水稻研究室(原稻作室)主任。他提出水稻研究,并于1965年,把在遗传育种教研组任教的周开达调到水稻研究室,与他一起从事水稻育种。李实蕡带着团队通过有性杂交,将他从非洲带回的高秆晚籼良种,以及李厚实教授1963年从印尼带回的种子,与我国南方早籼矮脚南特号杂交,期盼能育成四川栽培的中稻或早稻。当时雅安的沙湾农场,成为新品种的试验田,培育出了冈、D型不育系及杂交稻。
经过不断试验,周开达首创“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”,用这种方法先后选育出10多个不育系,培育出以D优63、D优10 、D优68 、D优162、冈优23、冈优12、冈优22、冈优527等10个高产优质抗病组合,每亩水稻产量提高约30%。同时,他提出“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超高产育种思路”及“重穗稀植栽培技术”,使杂交稻产量实现了又一次突破。统计显示,截至2013年6月,周开达培育出的冈型、D型杂交稻推广3.048亿亩,增产稻谷228.58亿公斤,创社会经济效益320亿元。
在四川科技界,周开达填补了多项空白:1988年,周开达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,成为四川省首个该项大奖获得者;1999年,周开达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,结束了四川农业大省却无农业院士的尴尬局面。2001年,李平教授接过周开达院士的“接力棒”,尝试把分子生物学技术与常规育种结合起来,开创水稻研究的新方向,提出“要调整株叶形态和产量构成因素,搞密穗型、短叶片父本”。今天,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越南等地很受欢迎的泰香4号和太川111等系列组合,正是这一思路结出的硕果。和李平一样,李仕贵、马均、黄富等人把对周开达院士的敬爱和思念化为求索的力量,在科研的“稻”路上不断创新。
——“麦”陇风来翠浪斜
中国拥有着世界第三极,得天独厚的条件,造就了小麦族种质资源丰富的生物多样性。以小麦为例,中国小麦族资源属种数量及分布引领世界,而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,保存了世界上谱系最完整、物种数量最丰富的小麦种质资源谱。
川农小麦所进行小麦种质资源研究多年。多年来,“行走”成为研究人员的主题。从川西高原,到横断山脉,从喜马拉雅,到大兴安岭,从东亚,到加拿大西海岸再到纽芬兰岛等人迹罕至的地方,都留下过小麦所科研人员的足迹。
经过全面系统考察、收集和征集我国和世界范围的小麦族资源, 川农小麦所建立了国内外完善的小麦族种质资源基因库和标本室,保存了世界范围的小麦族30属400余种万余份小麦族种质资源,完成了30属364种5063份标本的数字化。建立了3个新属,发现了13个新种。根据建立的小麦族分类新体系,出版了《小麦族生物系统学》专著1-5卷,涵盖30个属464个物种。同时,为了更好地利用小麦外源物种资源,重点围绕小麦族属种进化生物学、基因资源发掘、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等进行研究,每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相关研究论文50篇左右。
拥有丰富完整的种质资源,怀揣求实勤勉的钻研精神,小麦所研究人员践行“追求真理 造福社会 自强不息”的校训,不断在学术上孜孜探索,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2项。其中, “小麦高产、抗锈的优良种质资源‘繁六’及姊妹系”获得1990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(主持),“小麦族种质资源研究”获得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(主持),“小麦种质资源重要育种性状的评价与创新利用”获得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(参与),5项成果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(主持,1999、2006、2011、2016年;主研,2020年)。
细雨如酥,麦苗青青;秋风渐起,稻浪翻涌。曾有人说:“过去、现在,以至未来,你的生产、生活都受着四川农业大学的影响,是它给你带来了丰收和富裕。”从雅安到四川,从四川到全国,一代代川农人用一粒粒“良种”,把“麦陇风来翠浪斜”、“稻花香里说丰年”的生动场景,镌刻在祖国的大江南北,助力中国人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中!
更多精彩资讯,欢迎关注“四川农业大学本科招生”
注:文章部分素材来自四川农业大学官微、新闻网,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、小麦研究所,微观川农、四川雅安